搜 信 网

首页 >> 文化园地 >>休闲养生 >> 金色的童年——我是灌云六一幼儿园的首批小朋友
详细内容

金色的童年——我是灌云六一幼儿园的首批小朋友

金色的童年——我是灌云六一幼儿园的首批小朋友

(谨以此文纪念六一儿童节)

小时候,我是父母的“惯儿子”,受宠爱的程度比起现在的孩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我虽是男孩,头上却梳着一条细细的长辫子,寓意长命百岁;脖子里系着银质的项圈和富贵锁。


我的父亲是国营灌云木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。木材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煤炭,我常将高高的煤堆当山爬,弄得“满面尘灰烟火色”,炊事员小朱并不嫌弃,让我骑在他脖子上“架尿马”。他大嗓门,人前人后喊着称我“太宝”。我大姑的女儿是我大表姐,曾经专职带着我。我的大姐、二姐处处护着我、让着我。

我们姐弟,是灌云六一幼儿园的第一代小朋友。六一幼儿园在盐河西岸,座西面东,分为南北两个院落,北院落原来是伊山区、伊山公社的政府所在地。记得当年,政府将伊山西长街关帝庙改建为建设小学初小班,因此将菩萨木雕像搬到政府办公室。后来,伊山公社搬到旋桥北的马车站,父亲仍会带我去。公社的曹民政曾给我两个大蜜枣,说是古巴进口的,特别香甜,多年来,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蜜枣。


我在六一幼儿园时,园里中午曾供应午餐,分饭菜时,一个老师弹风琴,让我们闭上眼睛伏在桌上,另外的老师为我们分饭菜。几分钟后,琴声停了,老师让我们睁开眼睛坐好,面前则是一小碗米饭或面条,搪瓷盘子里是剔了刺的鱼,或是肉、蛋之类的菜。下午快放学时,常发两块饼干,每人都有一个小搪瓷杯,老师为我们倒好温开水让我们吃饼干。而我特别喜欢下午吃糖米粥,熬好的米粥里面加上红糖,淡褐色稀饭香甜可口。那时候,一般老百姓孩子常是食不果腹,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几近锦衣玉食。

谈到“锦衣”,那时候,我有一件深蓝色灯芯绒的小海军服。当时,能穿上没补丁的衣服就是有钱人。小孩能穿件平布海军服就神气得很,可我的这件可是更高档的灯芯绒的呀!幼儿园放假前,排演节目,我很希望让我扮演小海军,因为小海军上场时,老师会让他手里拿着玩具小军舰,可不知为什么,老师没让我演小海军,只让我和另外几个小朋友扮演小黄鸭。记得妈妈、大姐也去看我们表演的。

我们在幼儿园吃午饭,饭后到石墙草顶的后大厅午休,盖的是各家带来的小被子。值班老师一边看着我们,一边常常神气活现地警告某某孩子,说是知道他在淘气。我就常在嗡嗡嗡嗡的嘈杂声中睡着了。

幼儿园的院子里,有一棵郁郁葱葱的不算小树也不算大树的中树,我并不知道树的名字。前些年,我去过幼儿园,看到此树还在,已长成了大树。当年的树下,有木制的滑滑梯、翘翘板,还有半圆形的旱木船,我们坐在木船里,“摇呀摇,摇到外婆桥”……

幼儿园的老师,真像是外婆的女儿,真像我的小姨。记得有吴老师、颜老师、刘老师。刘老师的孩子可能姓蒋,可能当过伊山镇的领导。颜老师后来到伊芦小学任教,又做过我的小学老师。

当年,社会治安好,小朋友放学都是自己回家。放学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门口的过道里排三路队,一路向北,一路向南,一路先向南,再沿农资公司南侧巷子向西。我发觉向北的路队总是迟走。一天,我悄悄地排在向南再向西的路队中,走倒是先走了,可我绕了一个大弯,甚至到了体育场附近,才摸索着回到大会堂北边的家里。好在那时候家长心态好,孩子明显回家迟了,家长并不着急。

年代久远,记得当年的小朋友中,有一个姓陈,好象叫陈某平还是陈某华,他的父亲在灌云公安局工作,后来调到淮阴专区公安局了。 在灌云时,他家住山前桥南的内招,内招的院子很大,我曾经随他到他家去过。那天还在他家吃了宽面条,面汤里面放了猪油,口感又滑又香,直到现在,我去鲜面摊都喜欢买那种宽面条。


幼儿园的生活充满着幸福与阳光,唯一有点痛苦的回忆是,一次,我的手被教室的门夹着了,我疼得大哭起来,老师发现了也特别心疼,抱着我不住地哄我,一会儿我又开心地笑了。

六周岁那年的一个下午,父亲突然来到幼儿园,可能是他预先和老师讲好了,很快,他带着我出了幼儿园,把我抱坐在他的自行车大扛上飞奔而去。两个小时后,父亲将我带到他工作的伊芦公社。于是,我在父亲安排下上了伊芦小学,我曾写过《伊芦山琐记》记述在伊芦的见闻。直到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时,我又转学回到了伊山,上了建设小学。在那学期的语文课本中,我学到一个成语“万紫千红”。真的,我学这篇课文时,正是下午,晚霞透过窗户照亮了教室,我忽然觉得,我的童年生活也是万紫千红般的美丽!

中华民风网特邀撰稿人:徐林  www.中华民风网.com


技术支持: zqjq | 管理登录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