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 信 网

首页 >> 环境法治 >>绿色矿山 >> 伊山渡船口
详细内容

伊山渡船口

   伊山渡船口
古盐河从伊山镇穿城而过,当年,镇区盐河南北各有一座大木桥连接河东河西。南大桥即如今的胜利桥,北大桥即如今的向阳桥。两桥之间还有一个渡船口。

    渡船口西岸位于剧场北巷东河边。登上河岸迎面的是大会堂。大会堂门前有两樽石狮,石狮是从中正的状元府移来的。乘渡船到了河东,正对的是酒厂,向南是生产资料仓库,河边常停靠着巨大的竹排。沿酒厂北墙东行,折弯向北是东门河南岸,听老人说,此处叫“鸡心垛”,很有些历史故事。酒厂北是渔业社,墙南路边有几间极低矮的小屋,我每次路过,总会胡思乱想起一首童谣:“太阳一出亮沙沙,照见河东有一家,堂屋没有猪圈大,门口还有草堆一大拤。出来老头柱拐棍,出来老嫚没头发;出来狸猫三条腿,出来黄狗秃尾巴……”。渔业社门前的河滩上,是打造木船的船场,老是传来水木匠斧凿敲船的叮咚声。船场边是蚬肉锅,新出锅的蚬肉烧黑菜鲜美无比。

    渡船是木制的,渡河既不用篙也不用橹,靠的是连接两岸的铁丝缆。河上不断有南来北往的行船,来船时,将铁丝缆?G入水底,便于行船通过。渡船用一根细铁链套着圆环连接铁丝缆,行船通过后,再拉着铁链扯上铁丝缆,拽着铁丝缆让船一点一点地驶向岸边。逮渡的是一老一少两人,他家住在南大桥东岸南侧。年少的叫小刘成,经常脱岗,渡船任由过河的人自行驾驭。年老腿有残疾,逮渡时,双手套上破胶鞋,一下一下拉动铁丝缆让渡航前行,同时天南海北地和乘船人聊天。过河人乘渡船并不交钱,听说每年夏秋两季,河东单庄等生产队送粮食给渡工作为报酬。

   我家邻居薛大爷在西渡口南侧支了一口大罾捕鱼。他水性极好,一次,两个过河的小孩在渡船上被铁丝缆刮入河中,薛大爷一个箭步跃入河里,转眼间已将两个孩子揽入怀中游向对岸。我童年时就看过《水浒传》,因此觉得薛大爷就是浪里白条张顺。

  上高一时,我家从剧场北巷搬到医药公司北边西后街,不知何时,那只渡船消失了……

   (我凭记忆写了此文,年代久远,谬误难免,欢迎指正。)中华民风网特约撰稿人:徐林


技术支持: zqjq | 管理登录
seo seo